機械工程系介绍

發布時間:2021-05-14作者:    文章來源: 浏覽次數: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始建于1989年,現開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藝技術兩個本科專業,擁有“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全系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近500人。

機械工程系现有专业主干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講師(含工程師、實驗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擁有15個專業實驗和實訓室、1個金工實習工廠,總面積3000余平方米,儀器設備1500余台套,總價值超過2200萬元,涵蓋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電控制等實訓教學領域。我系已經與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公司、宇環數控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亞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長重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等省內外10多家大中型企業開展了相助辦學或産學研協作,爲本科和研究生的實踐教學及生産實訓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我系在科研、教學、平台建設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績。全系教師共承擔國家、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累計經費達900多萬元;已出书專著和編著教材20余本,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SCI收錄40余篇、EI收錄60多篇;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軟件著作權10多項;相關教師獲得省部級科研或教學獎6項、廳局級科研或教學獎3項。我系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工業設計大賽、工程訓練綜合大賽、力學競賽中多次獲得國家及省級獎勵30多项。目前,我系还已拥有“湖南省高校産學研相助示範基地”、“湖南省校企相助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创新基地機電裝備設計及控制技術校級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學科平台。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实训实验室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数控加工技术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PLC与机电控制实训室

湖南師範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機器人實訓室

本科專業: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四年制本科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設專業。主要爲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工程應用單位,培養在機電工程領域內具有較寬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較高人文科學素養、能夠獨立從事産品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並具有較強的組織治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專業焦点課程:工程制圖及CAD、理論力學、质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數控技術、機床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機器人技術等。實踐環節:金工实习、课程综合实践、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學科競賽与科學研究、结业设计(论文)等。2021届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结业生37人,共錄取碩士研究生14人,研究生錄取率37.8%

2.機械工藝技術

四年制本科。該專業是湖南省最早、相當長時間內也是唯一面向職高着生的機械類本科專業,已爲省內及周邊省市培養了1600多名“双师型”机械教师。目前,湖南省内大部门职业院校的机械类教师都有该专业的结业生。主要为中高职院校、企事业单元及技术培训机构,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学科基础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技术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同时具有康健的身心和高尚的师德,能够胜任机械制造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教研及治理等事情的職業教育优秀人才。專業焦点課程:工程制圖及CAD、工程力学、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學校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機械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實踐課程:金工实习、课程综合实践、生产实习、教育实习、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學科競賽与科學研究、结业设计(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学生团队荣获2020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一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学生团队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一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学生创新设计作品荣获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湖南师范大学PP电子学院機械工程系学生在2018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碩士研究生生培養偏向:

1.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專業學位)

該偏向主要將現代信息技術及治理要领與傳統機械設計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利用信息技術革新、提升傳統機械制造業,並探索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機械類産品設計開發和制造加工模式。主要內容包罗: MCAD/ECAD/CAE等機械電子設計與仿真軟件的應用;機械産品交互式設計、協同研發過程的組織與治理架構及支撐技術;非圓磨削數控加工的建模、工藝優化及生産裝備的設計與研發;工程動畫技術在機電産品功效演示、虛擬裝配、工藝流程說明等領域的應用。

2.機電一體化控制(專業學位)

該偏向以複雜工程裝備和制造流程爲研究對象,結合嵌入式系統、智能控制等当地控制手段,深入研究各種控制战略與算法,開發一體化機電系統和裝備;並利用現代傳感和漫衍式監控技術,構建機電設備的遠程監測和診斷系統。主要內容包罗:分析和研究工業機器人、機械臂等典型機電一體化設備,進行其結構優化設計、驅動和控制战略的創新與研發事情;對于大型LED顯示屏、LED照明系統,開展産品模塊化結構設計、快速裝配工藝、控制與驅動部件的研發;針對大型複雜生産過程及成套裝置,結合無線傳感網絡、物聯網、多信息融合及故障容錯處理等技術,研發機電設備的遠程監控與診斷預警系統。

3.特種工藝裝備研發(專業學位)

該偏向主要針對特種加工、化工生産、特種新裝備等對象,以實現特定工藝、生産過程、控制模式爲目標,將工藝設計、結構優化和數字控制等技術有機結合,設計和開發成套工藝裝備、標准化工藝流程等。重點內容包罗:針對化工生産等惡劣環境,開展過程強化裝置的機械結構優化與控制技術創新研究;利用機器視覺、虛擬設計、優化排版下料等技術手段,研發服裝數字化設計和制造系統;結合圖像處理、DSP控制等技術,開展傳統湘繡、陶瓷和镌刻等手工藝品的數字化設計及精密加工設備研發。


具有的學科平台:

1. 湖南省高校産學研相助示範基地

2011年以来我系主干教师等与湖南省新亚胜科技生长有限公司配合获建了“湖南省高校産學研相助示範基地”,主要从事LED顯示與照明産品及系統的研發設計和産業化事情。目前,該基地已獲得國家重點新産品1項,獲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1項、湖南省高校産業化示範項目4項,相助承擔長沙市重大産業化項目1項,長沙市科技局重點項目2項;並已申請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通過省級科技结果鑒定2項,獲得長沙市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已相助培養碩士生15人。

2. 湖南省校企相助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2010年我系与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共建校级實習實踐基地,2014年该基地又获批“湖南省校企相助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该基地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切实提高我校机械专业教学质量为焦点,通过基地构建制造业信息化仿真实训平台与教学资源库,强化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训练,探索“工学一体、产教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双方配合制定了切合机械行业生长的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探讨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设置,着力促进了机械专业的实践实训教学革新。近3年來,已累計接收我系機械專業本科生200多人進行了工藝實習、生産實習;並相助培養碩士生10人。

3. 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创新基地

2017年,我系与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配合申报并获批湖南省“机电装备研发与应用研究生培養创新基地”。该基地以学院为主体,通过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充实发相助双方在学术队伍、技术项目、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面向加工制造行业开展数控装备、智能特种装备等研发与应用的服务和技术支撑,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及机制。目前,双方相助研发的产物已经通过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技术判定,先后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項,發表論文6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雙方聯合培養的多名本科和研究生已留在企業事情,並已成爲公司技術骨幹。

4. “機電裝備設計及控制技術”校级重点实验室

2016年,主要依托于我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機械工藝技術等本科专业以及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点,并结合了我系前期已有“机电技术装备研究所”和“伺服控制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发设备、技术结果,申报并获批湖南师范大学“機電裝備設計及控制技術”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拥有一支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和富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研发队伍,主干成员均为机械工程、电路与系统等偏向硕士生导师。实验室的研究特色体现为“三个结合”,即为“机械工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机械工程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机械工程与職業教育的结合”。目前,已开展了针对新型LED照明及顯示系統、、服裝數字化設計和集成制造、非圓磨削專用數控加工,化工過程強化裝置等偏向的特色研究事情。




關閉 打印責任編輯:雷道金

友情鏈接